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bat365正版唯一官网

bat365正版唯一官网

韩晶岩教授团队应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综述

 

 

 

近日,中西医结合学系韩晶岩教授团队应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了“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and major ingredients on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and organ injury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的综述。

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发生于冠心病患者溶栓或介入、缺血性中风患者溶栓、手术、移植术后、休克复苏等治疗后。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器官损伤是多环节损伤过程,临床上,仅有抗凝治疗被推荐,尚缺少有效的防治方法。

中医药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临床优势,相关治疗方法获得中国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共识和推荐。 中医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理研究已经有数百篇论文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但是,缺少系统的整理和提炼。

韩晶岩教授及其团队系统地研究过复方中药及其主要成分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理,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Experimental Neurology、Scientific Reports、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Microcirculation 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过27篇研究论文。2008年曾应邀在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发表过综述,总结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及中药治疗机理。2017年韩晶岩教授再次应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邀请撰写相关综述。本综述系统总结了250篇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分析和整理出复方中药及其主要成分改善心、脑、肝、肠等脏器微循环障碍和器官损伤的机理,部分地阐述了气虚血瘀和补气活血的科学内涵。

   1.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缺血期、再灌注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组成的复杂病理过程。

 

 

1 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器官损伤的病理过程

血管再通前的缺血期,以能量代谢异常和细胞坏死为主。血管再通到再灌注24小时是的急性期,以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线粒体损伤、促炎性因子释放、黏附分子表达、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反应、肥大细胞脱颗粒、微血管通透性异常、出血和微血栓为主。再灌注24小时到6日的亚急性期,以损伤的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诱导的单核细胞游出,释放TGF-β1,启动Smad系统,诱导胶原沉积为主。再灌注7日后的慢性期,以CD4阳性T细胞的游出,诱导的慢性反应为主。临床上,缺少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不同阶段,进行多环节地调控的理论和方法 (1)

     2. 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复方中药制剂多由补气、补气活血和活血化瘀中药组成。其中,补气和补气活血中药以黄芪、人参、三七为主,其主要入血成分以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为主。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可上调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ⅴ、ATP合成酶的亚单位ATP5D,改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结构和心功能,改善心脏微循环障碍。活血中药以丹参、赤芍、川芎为主,其主要成分以丹酚酸B、丹参总酚酸、芍药苷、川芎秦为主。丹参素、咖啡酸可作用于Sirt-1Srit-3,上调线粒体复合物Ⅰ亚单位NDUFA10表达和NDUFA9乙酰化, 线粒体复合物亚单位SDHA的乙酰化,进而,回复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微循环障碍和器官损伤。

     3.  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等复方中药制剂由丹参、三七、冰片,或黄芪、丹参、三七、酱香等补气和活血中药组成,其主要活血成分通过对线粒体呼吸链Ⅰ的影响,抑制了氧化应激,改善了电子传递,为ATP产生奠定了基础,其主要补气成分通过上调ATP5D,改善了心肌能量代谢、心肌结构和心功能(图2)。

 

2 复方丹参滴丸和芪参益气滴丸中的补气和活血中药多环节地调整线粒体呼吸链,抑制氧化应激,改善代谢。

     4. 复方中药可以多环节地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器官损伤 (3)

  3 复方中药及其主要成分多环节地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器官损伤的机理

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中心的李泉博士、樊景禹教授,中西医结合系的马治中教授是该综述的共同作者。

                                 中西医结合学系

链接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and major ingredients on microcirculatory dysfunction and organ injury induc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

Han JY, Li Q, Ma ZZ, Fan JY.

Pharmacol Ther. 2017 Mar 16. pii: S0163-7258(17)30085-2. doi: 10.1016/j.pharmthera.2017.03.005. Review.

PMID:28322971